复盘林茨vs曼联,林茨立足稳健防守,曼联在实力上更胜一筹
五比零的比分,曼联在客场取得了大比分的胜利。主队林茨虽然在开场阶段通过防守给曼联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但是,经过短暂的适应比赛,曼联通过强势的进攻战术彻底掌控着比赛的主动权。最终,曼联不仅在客场取得了大比分的胜利。同时,凭借着五粒客场进球,曼联在欧联杯中更进一步已然成为定局。

复盘:
1、首发解读
曼联此役排出了一个4-2-3-1的首发阵型,后场方面,拜利搭档马奎尔出战中卫,布兰登-威廉姆斯和卢克-肖分列两边。中场方面,麦克托米奈和弗雷德出现在后腰的位置上,B费、丹尼尔-詹姆斯和马塔出现在靠前的位置上。伊哈洛作为单箭头顶在前方。在这一阵型下,曼联可以通过前场充分的传切配合来形成渗透,同时,麦克托米奈、丹尼尔-詹姆斯的出战为球队中前场的进攻提供了速度的保障。

双方首发阵容
林茨此役排出了一个3-4-3的首发阵型,在这一阵型下,球队可以依靠边路球员和前场球员的回防来变阵5-3-2进行阵地的防守。同时,在进攻端,球队能够通过边路的靠上来对曼联边路的防守施压。但是,如果球队边路大幅靠上参与进攻,那么,球队缺乏两肋保护的后卫线就会出现一定的防守隐患。
2、林茨在防守端给曼联带来了一些压力
本场比赛,面对实力较强的对手曼联。主场作战的林茨选择了防守反击的战术,首发3-4-3的阵型变阵5-3-2来搭建防守阵地。在中路的位置上,中场回收的较深的位置来加强球队的防守,确保能够拦截曼联在中路的渗透。而在边路的位置上,边卫和中前场边路的有力拦截,使得曼联边路的卢克-肖和布兰登-威廉姆斯难以形成有威胁的突破,这就是开场阶段林茨防守的成功之处。在这样的防守下,曼联中路的布鲁诺-费尔南德斯、马塔、伊哈洛等人难以和边路形成呼应,曼联边路和中路、边路和肋部的配合成功的被对手的防守所限制,这就导致了曼联在上半时前二十分钟内难以打出很有威胁的进攻。
不过,林茨这样防守战术并没有能够坚定的执行下去。作为奥地利超级联赛的榜首,林茨的进球数仅次于萨尔茨堡红牛,排在联赛的第二位,在3-4-3的阵型下,球队有意利用边路的进攻来威胁曼联的球门。因此,在伊哈洛打入世界波以后,林茨的主帅伊斯梅尔开始将安排球队的战术向进攻端倾斜。但是,由于实力上的差距,林茨的进攻并没有给曼联带来很大的威胁,球队全场九次的射门无一射正,足以说明球队无法在进攻端打破曼联的防守。而林茨中后场的防线,最终被曼联强势的进攻所打破。

开场以后,林茨的防守战术非常明确,作为奥地利超级联赛失球最少的球队,林茨的防守能够对曼联形成一定的威胁。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落位5-3-2阵型的林茨搭建了稳健的防守阵地。同时,利用防守人数上的优势,球队在中路和边路都能够给予曼联非常不错的限制。
而在开场阶段,曼联选择了一个边路为主的进攻战术并希望打出边肋的配合,卢克-肖和布兰登-威廉姆斯成为球队边路进攻的主要发起点,但是,在林茨的防守下,曼联的边路受到对手的限制而无法完成纵深的突破。与此同时,三中卫的林茨对肋部的保护也使得曼联在肋部的跟进受阻。所以,从开场阶段来看,林茨对于曼联的防守无疑是成功的。

3、曼联进攻强调中路渗透,传球效率高,压迫十足
面对林茨的防守,曼联在边路难以打开局面,卢克-肖和布兰登-威廉姆斯无法在边路带出纵深。因此,曼联边路的进攻在开场阶段受到了一定的阻碍。同时,由于对手的进攻多从边路发起,曼联的两名边后卫要承担更多的防守任务,所以,曼联开始转变球队的进攻战术。本场比赛,索尔斯克亚在球队的中路首发了马塔、布鲁诺-费尔南德斯和伊哈洛,就是希望球队能够在中路打出有威胁的传切配合。同时,中场靠后位置的麦克托米奈和弗雷德都有着前插禁区弧顶接应的能力。所以,在边路进攻不力的情况下,曼联将进攻的重心转移到球队中路的位置上来,曼联的进攻开始有所起色。
在中路的进攻中,曼联的进攻主要强调两个方面,一方面,依靠球队前场出色的跑动能力和中锋的接应能力,曼联的前场利用跑动来牵制林茨的防线,进而使对手的防守出现空档。马塔和B费以及伊哈洛都非常善于这样牵制性的跑位。另一方面,球队加快了由守转攻中从中后场出球的速度。在这样的出球速度下,曼联中后场能够快速的将球从后场送到前场来发动进攻,这就使得球队的进攻效率有了很大的提升。
在这两方面进攻手段都有所发挥的同时,曼联还通过前场球员的提速来通过速度冲击对手的后防线。此役,曼联阵中的丹尼尔-詹姆斯和麦克托米奈正是索尔斯克亚安排为球队进行提速的球员。替补上场的格林伍德和钟塔西同样是能够加强球队在进攻端的提速能力。从全场比赛来看,林茨的后防线对于曼联前场出色的速度能力就非常的忌惮。在阵地防守时,球队可以依靠对于空间和跑动路线的封堵,来将对手拖入难以打开局面的阵地战。即使曼联前场有着B费、伊哈洛等在接应方面非常出色的球员,但是,面对对手对于进攻路线的封堵,曼联的进攻球员也无可奈何。伊哈洛的进球,正是使场上形式转变的关键所在。

伊哈洛能够帮助球队打开局面,更多的是依靠B费的牵制和自身出色的射门能力所致。而这一球,也离不开曼联前场整体的提速所带来的进攻压迫,由于对手断球出现的失误,B费成功的完成了对于对手的抢断。同时,曼联的前场通过提速,彻底的甩开了林茨在中场和边路的防守,前场提速的曼联在进攻的人数上占据上风。此时,B费将球传给处在对手防线空档处的伊哈洛,后者调整之后的打门成功的帮助曼联首开记录。伊哈洛的进球,并不是典型的运动战进球,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正是通过球队中路的提速而创造出来的进攻机会。因此,伊哈洛的进球,为曼联的进攻战术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在伊哈洛进球以后,林茨的防守战术开始向进攻倾斜,这就使得球队的防守开始出现一定的问题,边路频繁的靠上进攻就给球队的后防线留下一定的隐患,这也给曼联的进攻创造了机会。由于曼联强势的中路进攻,需要保护球队中路的林茨后防线就忽视了对于禁区两侧肋部的保护。这样的忽视,就导致了球队肋部的防守较为不足,曼联成功通过在肋部的突破而进一步扩大比分的优势。

在这一次曼联的进攻中,伊哈洛的回撤导致对手后场防守球员被伊哈洛带走,而对于后场中路的补防使得林茨在肋部的防守上出现了一定的空档。此时,中路得球的伊哈洛将球快速的分给了在肋部提速的队友丹尼尔-詹姆斯。接球后的他利用对手防线的空档成功的在肋部形成突破,面对对手补防的球员,丹尼尔-詹姆斯冷静的内切后将球打进。这一次的进攻,就是曼联依靠运动战打入的进球。对手的防线在面对曼联出色的速度时往往会出现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就成为了曼联进攻的主要方向。
曼联之所以在与弱队的博弈中难以获得胜利,就是由于球队的中前场和中后场之间缺乏能够快速出球的纽带。不能够高效的出球,球队往往会陷入到对手的节奏里,进而陷入被动的局面。博格巴受伤前,他就是曼联中场快速出球的纽带,但是,博格巴受伤以后,球队中场就缺少这样一名球员。林加德、佩雷拉和马塔都不具备着中场调动的能力,马蒂奇则很少参与到进攻端的出球。而这样的问题,在B费来到曼联之后就得到和好的解决。
作为前腰的B费,能够很好的串联中后场和中前场的出球,所以,面对实力较弱的球队,曼联能够进一步的提升出球的效率,进而提升前场进攻的威胁,将比赛带入到自己的节奏中来。本场比赛,在下半时的大部分时间里,曼联都依靠着球队高效的出球效率牢牢地掌握着比赛的节奏,并打出多次有威胁的进攻,这就是B费给曼联带来的提升所在。

高效的传接球,是提升进攻效率的有利手段,在这一次曼联的进攻中,我们可以看到,麦克托米奈和B费靠着两次高效的传球,就将球传到前场伊哈洛的脚下。而B费处理传球的方式则更加高效,背身接球的他没有选择停球转身后再将球传出,而是选择了不停球直接背身将球传给前场提速的伊哈洛。这样的传接球,将曼联中场出球的效率提高到了极致。
最终,得球后的伊哈洛在与对手后防线一对一的对抗中获得了单刀的机会,但是伊哈洛的单刀射门打在了门框上弹出。B费的加入,对于现在的曼联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碳。有了B费再中场的调度,曼联出球的效率得到提高,创造的机会多了,球队自然能够打入更多的进球。

4、写在最后
本场比赛大比分的胜利之后,曼联可以将精力都放在争四的比赛中。在B费的带领下,获得本场比赛胜利的曼联,在各项赛事中已经取得了十一场比赛不败的良好战绩,布鲁诺-费尔南德斯无疑是曼联本赛季最为成功的引援。下一场比赛,球队将迎战伤病满营的热刺,状态良好的曼联是否可以轻松的拿下比赛呢?